​对越自卫反击战时,面对弱小的越南女兵,到底是杀还是不杀?

对越自卫反击战时,面对弱小的越南女兵,到底是杀还是不杀?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场上,面对忘恩负义的越南人,解放军战士毫不手软,将狂妄的越南军队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但就在我们连战连捷之时,一群女人却让解放军战士们犯起了难。

作为仁义之师,在战场上碰到弱小的越南女兵,究竟是杀还是不杀呢?

然而解放军战士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些让他们头疼不已的女兵,竟然是越南当局设下的一个圈套。

卑鄙的计谋

让我们把时间拉回到1979年2月的中越边境,肃杀的气氛浸染着边境上的中越士兵。

近代以来,越南先是打跑了曾经的殖民者法国,紧接着又让美军在战场上吃了瘪,内心本就有些许膨胀。

人民日报头版刊发《是可忍,孰不可忍》社论

再加上苏联明里暗里的指使,越南在中越边境不断制造各种摩擦,把我们当成了良善之辈。

2月17日,在中央的指示下,中国人民解放军打响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决不能让人蹬鼻子上脸。

对越自卫反击战刚开始的时候,越南当局还抱有盲目的自信。

在他们看来,他们有着经验丰富的老兵,有着曾经打败过美国人的游击战术,还有着从美国人那缴获的大量先进战斗机。

但他们似乎忘记了,越南的老兵是我们帮着培训的,游击战也是在我们这学的。

至于缴获的战机,为了避免局部战争扩大为全面战争,越南当局直至战败也没敢动用。

这样一对比,高下立判,胳膊始终是拧不过大腿的,越军在战场上节节败退,战争之初的嚣张气焰也荡然无存。

败兵多诡计,为了扭转战局,越南当局想出来了一个令人不齿的计策——让女人上战场

由于女性体能大多不如男性,在战场上发挥的作用相对有限,所以大多数国家并不会让女兵参与作战,多数时候都是做些医疗救护、敌情侦察之类的工作。

但在越南,把女人送上战场厮杀已经是见怪不怪的事了。

按道理来说,面对弱小女性军队,我们的优势应该更大才对,但事实却恰恰相反。

我们的战士在面对越南男性士兵时,他们悍不惧死、奋勇拼杀,但真在战场遇见弱小的越南女兵,却不太下得去手。

“老山第一神枪手”向小平,曾在中越战场上取得过31发子弹击毙30名敌军、重伤一名敌军的佳绩。

要知道,这样近乎百发百中的狙击水平,除了精湛的射击技术外,还需要一颗理智到近乎冷酷的心。

枪口之下,只有敌人,容不得半点心软。

可连向小平这样的狙击手,在一次日常的放哨任务中却让一个敌方士兵从枪口下跑掉了。

不是打不中,而是不想打。

原本在排长的指示下,向小平已经将枪口对准了远处走来的敌方士兵,只要扣动扳机,对方就会应声倒地。

但向小平在看清敌军后愣了愣,缓缓放下了枪。

排长很是疑惑,质问向小平为什么不进行射击,为什么要放跑一个敌人。

向小平无奈摊了摊手回答道,那是个女兵。

排长听后也无奈,既然是落单的女兵,放了就放了吧。

在我们国家的文化中,对妇孺、老人这些弱势群体一向是关怀备至的,因而在战场相遇时,也难免心生恻隐。

然而,这样的恻隐之心在局势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是极度危险的,越南当局的所作所为也还远不止让女兵上战场这么简单。

他们还会让女人和小孩乔装成无辜的越南百姓,一旦解放军对这些人放松警惕,他们就会突然拿出藏在身上的武器,给予我们的士兵致命一击。

比起战场上与女兵的正面交战,这样的卑鄙手段更让人防不胜防。

在没有依据的情况下,解放军是不能对平民百姓出手的,但在越南这样全民皆兵的国家,又很难辨别哪些人是伪装在人群中的敌人,这令我们平白无故损失了不少战士。

如果你能穿越到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场上,你可能会看到这样的景象。

几个淳朴的越南妇女,挎着篮子朝解放军战士走来,看起来像是给士兵们带了些自家准备的饭菜。

面对“热情”的百姓,解放军自然也没有太戒备。

可她们篮子里装的却是手枪或手榴弹,就等着近身之后发起进攻。

对于这些人,解放军战士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在夺取越南北境42号公路的一场战役中,解放军凭借强大的战斗力大获全胜。

然而在战后打理战场的过程中,意外发生了。

一个连队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发现了一个小女孩,她孤零零站在那里,像是和家人走散了。

副指导员起初以为是哪个农户家跑出来的孩子,不小心被卷入了战场,正打算向其询问家庭住址。

然而小女孩转过身后却吓了众人一跳,因为她手中握着一个手榴弹,毫不犹豫地朝解放军们投掷过来。

好在小女孩慌乱之下忘了拉开手榴弹的引信,不然在场的士兵一定会因此受伤甚至牺牲。

小女孩的举动让解放军战士们都沉默了,不知道该怎么定性这场没有成功的袭击,更不知道怎么处理眼前这个孩子。

杀了吧,可她毕竟是个孩子;不杀吧,谁也不敢保证她还会不会作出什么危险的举动。

众人迟疑之际,副指导员的枪已经响了。

别人可以犹豫,但他作为副指导员不能犹豫,保障士兵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事。

战争的牺牲品——悲惨的越南女兵

其实越南女兵并不是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开始后才产生的,在早些年抗美援越的战场上,也有着大量越南女兵的身影。

讲到这可能有人要问了,越南的男兵不够用了吗?为什么一定要派女兵上战场呢?

还真是。

越南这个国家经历过长期的殖民统治,独立后也只是一个农业国,工业相对较为落后。

实力如此弱小,它却先后打败了法国与美国两个资本主义大国,除了我国的帮助之外,越南自身也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在战场上,为了弥补军事装备的巨大差距,越南不得不使用人海战术,靠人数优势压垮敌人。

久而久之,越南的男人也就越打越少。

但敌人可不会因为你男兵快打完了就收手,没办法,不想再次沦为他人的殖民地,就只能靠女兵顶上了。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越南女兵上战场其实也是一种无奈之举,但这却只是她们噩梦的开始。

对于没体验过战争残酷的人来说,提到战争的恐怖,往往想到的是被迎面而来的子弹打中,亦或是被炸弹的爆炸波及。

但对于战场上的战士来说,战死已经是一个不那么痛苦的结局了,真正的痛苦往往是成为敌军的俘虏。

在抗美援越的战场上,越南女兵表现出的战斗力十分强悍,让美军产生了不少的损失,因而一旦有女兵被美军俘虏,下场往往也十分悲惨。

为了从这些被俘虏的女兵口中套出情报,同时也是为自己的惨败出一口恶气,美军发明了不少专门针对越南女俘虏的刑罚,其中最残酷的三种如下:

第一种,笑刑。

他们在越南女兵的脚底涂上蜂蜜或食盐,然后再牵来一些山羊,这些山羊在蜂蜜的吸引下会不断舔舐女兵的脚底,女兵则会因此狂笑不止,是为笑刑。

可别觉得这样的刑罚听起来很轻松,实际上,如果人长时间大笑不止,很有可能造成缺氧,最后在笑声中窒息而亡,痛苦不堪。

即便有的女兵在这一折磨下活了下来,她们此后再看见山羊时,身体也会本能地颤抖起来,内心恐惧不已。

第二种,虫刑。

越南纬度低,雨林广布,蚊虫众多,美军会特意抓取蚂蟥、蚂蚁等生物,用来折磨不肯吐露消息的女兵。

血液被蚂蟥一点点吸取,血肉被蚂蚁一点点啃食,这样的痛苦不是常人能够忍受的。

甚至有的美军还会把蚂蟥卵混在水中,逼迫越南女兵喝下去,最终的惨剧可想而知。

最后一种手段和前两种不同,它不仅摧毁越南女兵的身体,更会摧毁女兵们的精神,这就是——空孕催乳剂,也就是一种催情的药物。

长期服用催乳剂,会使人体激素紊乱,造成一系列后遗症,对身体损害很大,短时间内性欲大增。

而美军则会趁着女兵们神志不清的这段时间,轻而易举套取关于越方的情报。

等到女兵们清醒过来,不仅贞洁没了,国家的机密也被自己给泄露了,那样的绝望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就算她们真在美军非人的折磨下存活了下来,自己回国也只能面对人们的冷漠和白眼,在绝望中走向自杀的道路。

对于这些,曾经帮助越南对抗过美国的解放军自然是知道的。

因此,解放军们对越南女兵的悲惨遭遇感到同情和叹惋,在战场上相遇时,也就很难真正狠下心来去击杀这些苦命人。

将她们俘虏后,我国也是给予优待,不仅不会像美军一样折磨这些被俘的女兵,还会给她们应有的食宿和医疗卫生保障。

在战后与越南交换俘虏时,女兵们很多都长胖了不少,眼里还有着留恋之色。

对俘虏能做到这样人道的,全世界也就我们中国独一家了。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即便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越南让女兵乔装成平民百姓,给人民解放军带来了不小的损失,但我们还是以德报怨,用人道主义的理念善待那些服从管理的俘虏。

只不过我们的善意并没有换来等价的回报,被俘虏的中国士兵在越南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待遇。

他们被关在狭小的笼子里,泡在水中,渴了喝露水,缺衣少食,越军有时还会无端的进行殴打……

都说美军对待越南俘虏残忍,越南对待我们的俘虏又何尝不是呢。

老山战役中,解放军中有一个叫汪斌的军官不幸被越南军队俘虏,这一去就是五年之久。

这期间,恶劣的关押环境、食物的缺乏和越南士兵的毒打使汪斌的身体每况愈下。

原本高高大大的解放军战士,回到祖国时瘦得不成人样,体重仅有37公斤,还患上了胃下垂、风湿性关节炎、偏头痛等众多疾病。

从汪斌被俘前后的鲜明对比,越南对待我国战俘的态度就可见一斑了。

他们甚至还会强迫被俘的中国军人在媒体面前说我们国家的坏话,这样一来,就算被俘战士最后顺利回到了自己的国家,今后也会生活在悔恨和愧疚之中。

小结:

虽然越南女兵有着自己悲惨的命运,但在战场上遇见,她们终究是我们的敌人,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而从越南一次又一次忘恩负义的行为来看,我们的仁慈也未免显得有些“自作多情”了。

因此,对于这些蹬鼻子上脸的人,给甜枣之前,还是得先给一大棒震慑一下。

相关推荐

​白日鼠白胜

61

白日鼠白胜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这首道尽民间疾苦、预示着当朝阶级矛盾日益激化的民歌谣,出自白日鼠白胜之口。这白胜祖居安...

​巴金与《随想录》

​巴金与《随想录》

116

巴金与《随想录》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中国作家、翻译家。巴金晚年撰写的《随想录》,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充满忏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誉...

​这样的汤婆婆贪婪成性还没法让人讨厌

​这样的汤婆婆贪婪成性还没法让人讨厌

131

这样的汤婆婆贪婪成性还没法让人讨厌 原创: 小禾姐 ,有一个微信号“ 小禾电影 ” 《千与千寻》上映了,小伙伴去影院看了吗?还电影票了吗? 小禾姐在4K巨幕下又重温了影片:大...

​你好,合肥师范学院滨湖校区

​你好,合肥师范学院滨湖校区

104

你好,合肥师范学院滨湖校区 / 2019年·合肥 / “爱满天下,知行合一” ——合肥师范学院校训 “如果给你一台时光机,你最想回到什么时候” “回到大学时光吧” ////////// 2012级的老学...

​《请回答1998》

​《请回答1998》

189

《请回答1998》 中和韩被一条狭长的水域隔开。历史因素和地理位置使两国有着相似的文化传统。对家庭和人际关系的关注已经渗透到中,两国人民的灵魂中。自古以来,中国就认为“...

​天津部分知名私立高中

​天津部分知名私立高中

136

天津部分知名私立高中 天津市天骄高级中学 天津市天骄高级中学,是2000年经天津市教委批准建立,以天津交通职业学院为依托的三年全日制(可寄宿)高中校。学校拥有面积,有设施...

​浅析中国出生性别比失衡的问题及治理方案

​浅析中国出生性别比失衡的问题及治理方案

121

浅析中国出生性别比失衡的问题及治理方案 文|老任 编辑|老任 前言 “中国出生性别比失衡” 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 近年来逐渐得到了广泛关注。 中国的人口出生性别比是指每...

​才艺超群的艺术家-裴艳玲

​才艺超群的艺术家-裴艳玲

55

才艺超群的艺术家-裴艳玲 才艺超群的艺术家——裴艳玲 河北新闻网 裴艳玲--原名裴信,女,1947年8月生,河北省肃宁县人。一级演员。自幼随父练功并师承李崇帅。1960年入省河北梆...

​战争岁月纪实(7)-湘西剿匪

​战争岁月纪实(7)-湘西剿匪

63

战争岁月纪实(7)-湘西剿匪 作者:原47军卫生部 周焰 1950年3月周焰在湖南沅陵 1949年10月,我们在常德休整后,进驻湘西执行剿匪任务。湘西匪患绵延数百年,清政府和民国政府都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