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献血大王”,坚持献血13年,得重病求助,红十字会:捐1000

中国“献血大王”,坚持献血13年,得重病求助,红十字会:捐1000

文|传奇猩探

编辑|传奇猩探

他叫罗智,46岁,广西人。

他还有一个非常响亮的称号“献血大王”。

从2000年开始,他就坚持每个月献血一次,这一坚持就是13年。

13年来,他累计献血66200毫升,相当于13个成年人的血液总量。

2014年,“献血大王”罗智突发重病,高昂的治疗费让病床上的他差一点放弃治疗。

就在此时,四面八方的爱心捐助向他涌来。

然而,这场爱心捐助随后却引来了一场不小的争议,闹得沸沸扬扬。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重病后的“献血大王”能够度过难关?

今天,传奇猩探就为你讲述中国“献血大王”的传奇故事。

2014年2月,山西太原发生的一件事感动了很多人。

一名右腿截肢的拾荒老人,坐着手摇车,艰难地摇了4个小时来到当地的一家报社。

老人颤巍巍地拿出用手绢包裹着的1000元钱交给报社,说要将这些钱捐献给广西的一位病人。

经过询问得知,老人靠捡破烂为生,一个月才赚300元左右。

1000元钱就相当于老人三个月的收入。

拾荒老人要捐助的人,正是“献血大王”罗智。

此时的罗智正躺在病床上,忍受着病痛的折磨。

现在的他成了一名“受捐者”,然而早在一年前,他曾经也是一名“捐献者”,并且在当地远近闻名。

一年前,罗智突然被查出身患重病,这让身边所有的人都非常意外。

因为在身边人的印象里,罗智体格强壮,身体素质非常好,别说大病,就连小病都很少有。

原来,罗智以前是一名特种兵。

在部队的时候,罗智就是一个热心肠的人。

后来在一次训练中,罗智的腿部受了伤,不得已,选择了退役。

退役后的罗智没有向部队提出任何要求,而是选择回到老家,自力更生。

罗智回到老家后,一边打零工,维持生活,一边他还申请加入了义工,为街坊邻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罗智开了一个小型的幼儿园。

因为大家都知道罗智的为人,把孩子送到他那里,大家都觉得放心。

于是,罗智的幼儿园办得有声有色。

罗智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人,除了做义工和办幼儿园,他还做了一件更“大胆”的事。

从2000年开始,他就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小目标”:每个月献血一次。

当过兵的人,果然是说到做到的。

普通人做一件事,能够坚持一个月做一次都很难,更何况是献血这样的“大事”。

罗智这一坚持就是13年,而且期间从未间断过。

即使有时候出差或者有事去了外地,他也要在外地坚持跑到外地的医院献血。

除了广西之外,广州、天津都有他的献血足迹。

从2000年做出这个决定开始,他已经积攒了24本献血证,献血量超过66200毫升。

为了表彰他在献血事业方面的贡献,相关机构为他颁发了全国献血金奖。

因此,当地人都称呼罗智为“献血大王”。

此外,为了帮助更多的人,罗智还在骨髓库登记了自己的信息,一旦遇到需要帮助的白血病人,他会第一时间捐献自己的骨髓。

罗智的善举感动了很多人,在当地人眼里,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人”。

都说好人有好报,但现实的残酷总是让人措不及防。

2014年,罗智在工作的时候,突然感觉浑身无力,差点瘫倒在地。

送到医院后,检查结果惊呆了所有人。

医生告诉罗智的家属,罗智患上了一种叫做“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疾病。

这种疾病发病率低,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导致视觉和听觉障碍,甚至变得精神失常。

然而,当医生说出治疗费用的时候,却让病床上的罗智大脑中一片空白。

医生说,这种疾病需要持续进行5个月的治疗,前前后后的治疗费用至少要50万左右。

50万,这个数字对于富裕的家庭或许不算什么,但是对罗智的小家庭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

虽然他办了一所幼儿园,但是出于对街坊邻里的关心,利润都非常低,根本赚不了多少。

现在的他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还要老父亲和老母亲需要赡养。

上有老,下有小,人到中年的罗智却病倒了。

他躺在病床上,无奈地对妻子说:

“这病,咱不治了,不治了”

一旁的妻子已经泣不成声,哭着说道:

“如果你不治了,孩子将来怎么办,老人怎么办,这个家就真的塌了”

作为一个父亲,罗智选择了放弃治疗,但是此时事情却迎来了转机。

得知罗智患病,罗智的义工同事纷纷伸出援助之手。

在罗智义工同事的帮助和传播下,越来越多的人从网络上知道了罗智的事迹。

曾经的“献血大王”,如今身陷困难。

“好人一定要有好报”

“不能让曾经奉献爱心的人感到寒心”

网友们纷纷伸出援手,爱心从四面八方涌来。

罗智的义工同事们还在大街上搞起了募捐仪式。

募捐现场,一位卖花的小姑娘也来捐款。

她掏出了口袋里所有的零钱,临走的时候还把手里的玫瑰花全部给了募捐的工作人员,小姑娘说:

“花给你们,卖出去的钱,麻烦你们都帮我捐给罗智。”

除了广西本地之外,外地的热心人也都纷纷响应。

包括之前说的那位山西太原的拾荒老人。

眼看事情正在一点点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此时,一件事情的发生却引发了一场不小的风波。

原来,在得知“献血大王”因病募捐的事情之后,当地的红十字会也伸出了援助之手。

眼看红十字会出手,网友们就像看到了希望一样。

然而,当看到红十字会的捐款数额时,网友们马上就不淡定了。

原来,细心的网友发现,罗智所在的北流市的红十字会,只捐了1000元。

“1000元?还不如不捐”

“我自己都捐了2000,红十字会还不如我捐得多”

“红十字会在银行的存款,一天的利息也不止1000元吧”

“人家献血13年,现在有困难了,红十字会为什么不能多帮一帮呢”

质疑声和指责声铺天盖地,当地红十字会百口莫辩。

然而就在此时,又发生了一件更荒唐的事情,再次将红十字会推向了风口浪尖。

病床上的罗智正在忍受病痛的折磨,突然接到广西骨髓库的电话。

电话里,工作人员说,一名患者需要救助,罗智在骨髓库里留下的骨髓样本与这名患者配型成功,希望罗智能够去救人。

病床上的罗智说,自己愿意帮助这名患者,但是现在自己患病,等病好了一定去捐献。

一些网友得知此事后,一致认为,此时此刻,红十字会应该承担罗智的全部治疗费用。

“如果红十字会能够伸出援手,承担罗智的所有治疗费用,就能一下挽救两个家庭,罗智得救了,需要配型的那名患者也得救了”

面对网友的质疑,被推到风口浪尖的红十字会终于发声了,他们说:

“红十字会的救助是有规定的,像罗智这种情况,捐助的限额最高只有5000”

红十字会发声后,质疑声依然没有停止。

三天后,红十字总会又委托广西当地的红十字会给罗智送来了一笔5万元的救助金。

与此同时,广东的红十字会也向罗智伸出了援助之手,为罗智提供了1万元的救助金。

此后的几天,捐助金额不断追加。

十几天后,各地红字会向罗智捐助的金额累计达到了8万元。

这个时候,一些网友又站出来发声了:

“显然他们的捐款毫无诚意,如果不是迫于压力,他们才不会追加捐款。”

此外,网友们对追加捐款的金额也非常不满。

大家依旧认为,罗智不是普通人,鉴于他之前13年的献血贡献,红十字会应该承担所有的治疗费用。

对网友的这种要求,当地红十字会也只能无奈地表示:

“这个我们实在无能为力,因为不符合程序”

最终,当地的红十字会并没有承担罗智所有的治疗费用。

但是在网友的不断接力下,向罗智的爱心捐款持续增加,最终达到了49万左右,基本已经满足了50万治疗费用的要求。

虽然网友们一直“揪住”红十字会不放,但是病床上的罗智却十分的理智,他说:

“我觉得网友们不该指责红十字会,是网友们太过激了,我们这个社会,还是需要一些正能量才比较好。”

“我当初献血是自愿的,并不是为了得到什么特殊的待遇”

对于网友们的捐款,罗智也非常地感谢,他还说,如果自己的病治好之后,他会把多余的捐款全部捐给有需要的人,让爱心一直接力下去。

在众多热心人的关怀和帮助下,罗智的病情也迎来了转机。

在接受了5个多月的治疗之后,2013年11月28日,罗智终于出院,返回家中进行调养。

罗智说,等身体痊愈之后,自己还会像以前一样坚持每个月献血。

“因为是无数的热心人,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正如罗智所说,我们的社会,还是需要更多的正能量。

像罗智这样的好人,他们是正能量的榜样,在需要献血的时候,他们跑的比谁都快,献的比谁都多。

同样的,红十字会,也本该是正能量的榜样,在普通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也应该跑的比谁都快,捐的比谁都多。

别让好人寒心,别让英雄流泪,别让榜样落灰。

对于这场风波,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相关推荐

​(河南篇)焦作必去的八大景点!

​(河南篇)焦作必去的八大景点!

146

(河南篇)焦作必去的八大景点! 关于-焦作 焦作古称山阳、怀州,是华夏民族早期活动的中心区域之一,现存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是司马懿、韩愈、李商隐、朱载...

​猫咪品种(常见品种大全)

​猫咪品种(常见品种大全)

84

猫咪品种(常见品种大全) 猫咪作为人类最受欢迎的宠物之一,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同于狗狗的品种众多,猫咪的品种相对较少,但也有着各自独特的外貌、...

​开国中将-张达志

​开国中将-张达志

88

开国中将-张达志 张达志 - 投身革命 1911年古历3月16日,张达志出生在陕西省佳县店镇乡南坬村的一孔土窑里。早在1926年,当他还在店镇高小读书的时候,便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和...

​西部歌王王洛宾传奇的一生

187

西部歌王王洛宾传奇的一生 王洛宾(1913年12月28日—1996年3月14日),名荣庭,字洛宾,曾用名艾依尼丁,汉族,出生于北京,中国民族音乐家。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毕业于国立北...

​什么是猇亭?

​什么是猇亭?

55

什么是猇亭? 摄影师@鲁翔 它小时候的名字叫“ 古老背 ” 亦称兴善坊、虎脑背、古楼背 (请横屏观看,摄影师@廖山) ▼ 它濒临长江 是长江出三峡后的 第一块 冲积平原 是湖北省宜...

​东北二人转发展简史

​东北二人转发展简史

93

东北二人转发展简史 东北二人转 ,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是一种有着三百多年历史,悠远的原始文化传承的独具特...

​雄伟的井冈山

​雄伟的井冈山

113

雄伟的井冈山 中国革命的摇蓝---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7年毛泽东亲手创建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 ▼毛泽东在井冈山雕像 ▼井冈山主峰 ▼井冈山风景 ▼冉兴富于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