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曾有白下区
南京有个老白下区,古代南京曾经称“白下”,如今老字号“白下”消失很可惜。
这个老地方范围内的历史典故和古迹遍布,另有各类古建筑、古遗址、近现代重要史迹近300处,多已消失。拆掉的古建筑古民宅后,改建了20多层超高蛮可惜。保存得较完好的是老23中学内的曾公祠,位于北校园区内。
内桥,位于新街口南,是文物保护单位,中华路、中山路、建邺路、白下路于此交汇,因系南唐国都的宫城大内,故称内桥。
内桥北边,这里有洪武路、广艺街、大火瓦巷、小火瓦巷、厅后街、八条巷、九条巷、程阁老巷 ,羊皮巷、龙王庙、娃娃桥、闺奁营、马号、西方巷等街巷。
龙王庙是一条小街,50年代确实有一个龙王庙,后来古龙王庙拆掉。这里后来地皮上建了一个龙王庙粮站。在不远处的广艺街,50年代初,也有一个小庙宇,五十年代被拆,广艺街还有一个广艺街小学,周边的不少人在这个小学里面读过书,如今他(她)们年龄到花甲古稀之年。
八条巷、九条巷,两小街平行,都东西走向,位于中山南路东侧。 因为孙中山先生当年的灵柩,以及抬棺木的人曾经在这里的三元巷殡仪馆宿了一夜,所以这条南北路就称为中山南路。
八条巷在北边,九条巷在南边。
九条巷内,曾个二十三中学,2000年改南京第三中学初中部,2014年恢复钟英中学。钟英中学建校已100多年,是南京第一所公立中学校。
一一一一一一
古代老“白下”老城图
中山南路小学,位厅后街南边,小学大门位于中山南路南侧,坐东朝西。
原来的八条巷,比九条巷要宽得多,与中山南路交几处,有一个路边无遮挡的男性小便池,仅靠小便池西侧有个倒马桶的小方坑。
避开上学放学,上下班高峰时,感觉八条巷行走的人蛮少。八条巷靠中山南路的拐弯口,有一个南京彩色印刷厂,位于中山南路东侧,大门坐西朝东。别小看这个印刷厂,世纪80年代的生意相当的好。
80年代中期,这个彩印厂出售一号,二号,三号的各种字体的铅字。我当年住城南跑月票,厂里每期的《紫金报》的铅字标题字需另购买,于是乘坐公交月票在城里面买紫金报的标题字。当年厂里劳动服务公司,印刷厂只浇铸五号铅宋体和黑方字体,四号字只浇铸仿宋体。因而我们主要在这个彩印厂购买1到3号的标题铅字体。有时字号临时欠缺,就要跑到南京艺术学院印刷厂、新华日报或南京日报印刷厂购买,不仅路途远一些,而且报社的铅字价格也贵。
734厂开始的企业报叫有线电报,1985年,江苏无线电厂电子设备厂等多家电子厂归有线电厂“龙头”,组成紫金信息工业公司,有线电报改称为紫金报。报头由老省长江渭青老先生题书。
八条巷和九条巷之间,上世纪60年代初曾有棺木土葬的殡仪馆,每天从这里出殡专出城的队伍临着中山南路中华路的慢车道出南门,过长干桥到雨花路。在宁芜铁道口北侧的老万全茶馆歇个盼,吃太平干喝茶后,继续上路,过铁路,经过老雨花南路、新共青团路,来到望江矶、南北中村、花神庙等老早的南郊一带的墓园区下葬……
上世纪80年代,我上常白班,从734厂大门口,挤乘八路公交跨线包车,直达新街口。夜班,在东井亭乘坐8路跨线公交车,三元巷第一站,到长乐路、中华门内站(现改成中华门城堡站),感觉在车上也没多远。
常白班下班的8路跨线包车直达到新街口邮局旁下车。为省五分钱公交票,我直接走回家。
自有了孩子之后,老伴在她自己家坐月子。她家住闺奁营,当年可休息一年在家带孩子。那一年,我常去老丈人家,陪妻陪女也陪老丈人。老丈人平时沉默寡言,但是与我谈起周边的老街老巷历史以及家史,就滔滔不绝。于是我对这里的老白下历史、老街巷的地名来历和经历故事、以反地理环境就有了一些了解,因而也就有素材曾在报纸上发表过有关“马号”、“闺奁营”等街巷的历史及回忆录稿。
晚上,我与老伴出来逛太平南路、大行宫、新街口、中山南路,走上一遭,吃饱出来散步消食,我感觉散步走一遭,这一圈路走下来不太远……
八条巷曾有个露天无遮挡小便池,大概是在1990年前后拆掉,洪武路以及周边的程阁老巷羊皮巷厅后街老房,都是在这个时期拆掉的。
闺奁营、娃娃桥两街,各有同样的无遮无挡的男性小便池及马桶的方坑。娃娃桥小便池紧靠着还有一个看守所的外墙,看守所高墙大院,高墙上有电丝网,高大的大木门平时紧闭着,时常见到进出的人通过大门上的一个小门,有保安看守。闺奁营的露天无遮挡小便池,位于闺奁营20号斜对面。
马号,是一条古老小巷,这条小巷子很特别,里面南北东西,南北东西,拐了四个90度的直角,内桥的北侧有个交通指挥的老岗亭,进入马号小巷内,七拐八弯到达闺奁营。马号曾经是一个古代的驿站,专门传递官方的文书,送文书人骑马,到这里换马,故称马号。
马号,虽然是个小巷档,但里面有一个公厕,上公厕的人很少,因而很干净。还有一个100多年历史的清代酱菜制作场地,这个酱菜制作场的老祖宗住在闺奁营20号,周氏人家。进入马号,老远就可以到闻到酱菜的鲜味儿。
马号、广艺街、闺奁营、娃娃桥、西方巷,龙王庙、洪武路等周边的街巷明请民 国 式 老房绝大多于1993年拆掉。当年这些拆迁户仍在原地分配住房,新建住房都是20几层楼,并按计划年代的分配住房的形式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在南湖小区遇见到一位曾住八条巷的734厂注塑六车间老同事,他姓“欧阳”,男性,个头小,很矮,名字忘掉了,1983年他让儿子抵职他。他是用八条巷200余平方私房换734厂里套房,因为自家老房子漏雨,他没钱修理,也嫌烦。结果734厂只分给他南湖小区一套房子,最多也就60平方。我想他可能现在感觉吃亏大了……
上世纪80年代,我从734乘8路公交跨线车,直达新街口。夜班坐8路公交车,三元巷第一站,到三山街长乐路,感觉在车上也没多远。
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
原载金陵晚报2018年一一
闺奁营一一南京古代经营陪嫁品特色市场的老地名
“老南京”版曾登了一些有特色的老地名,从这些地名的名字看去,就能大致让人猜出该地名的来历。这些地名伴随着拆迁,有的消失了,有的还保留,有的消失后为了尊重老南京人怀念需要又恢复了。许多具有古老特色的街巷地名均来源于过去经营市场的“遗迹”。如:“颜料坊”过去染坊多;“牛市”曾经营牛马牲畜市场;“羊市桥”就是买卖羊的地方;“酱棚营”就是做酱的经营棚;“豆腐巷”就是经营豆制品地方;“弓箭坊”就是生产经营弓箭的地方;“马号”就是古代传递官方文书换马的驿站;等等。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我出生在老白下区的“闺奁营”小街,“闺”就是“闺女”,“奁”指的是“嫁妆”,看这个街名,不少城北城南的老南京,从字意上就能猜测出这里曾专门卖闺女出嫁的陪嫁品地方。闺奁营这条古老小街,东西走向,位于内桥北侧,洪武路东侧。这条老街上世纪九十年代因拆迁建高层楼后而消失,现代年轻人不晓得,该地名去年又恢复,值得老南京韶一韶。我60年前记事时的印象——闺奁营与周边小街小巷的建筑老房风格大差不差,除了民国建的老房外,主要是“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清一色原汁原味明清时期样式,临街的店铺门店房改成了居住人家。我从小常听居住这里的老一辈人韶叨闺奁营地名掌故,了解不少闺奁营的历史,以及曾发生过的一些鲜为人知的趣事。人从长大后。“男大当婚 女大当嫁”,人之常情,古代南京城里专门经营闺女出嫁用的陪嫁物品一条街,闺奁营地名消失后确实让老南京人怀念。
闺奁营的变迁
小时,我常听我爷爷和父亲韶叨,闺奁营巳有六、七百年历史,元代就形成了经营的集市,与一般集市不同的是,这里主要经营陪嫁品,高脚木盆、长木洗澡盆、圆木洗衣盆、铜脸盆、铜脚盆、铜烫壶、铜手炉、铜脚炉,絲绸棉花胎棉织品等床上用品,等等。由于这里出售的闺奁梳妆镜箱品种多,价高价廉的都有,能滿足各阶层需求,远近城乡闻名。“奁”,古代指的是化妆品盒子,故成为这条小街的街名。
1954年,闺奁营开始整治街道编新门牌,因小街不长,仅编40余个门牌号。自编上门牌号后,门牌多年有序不变。我住在闺奁营30多个年头,亲眼目睹闺奁营,由过去清一色明清时代留下的古建筑,演变到如今现代化高楼大厦的一步步发展全过程。1993年,闺奁营小街两侧古民宅开始动迁,当时政府人性化,拆迁户先搬出原居住处,待大厦建成后,拆迁户再全部乔迁新居高楼。1997年,这里建盖的民居楼,多为20多层高楼。大厦建成后,闺奁营的门牌不再挂在这里,开发商为街名叫得响,将闺奁营南侧楼房改成了“洪武路”门牌号,其他开发商也效仿,改成“火瓦巷”门牌号。其实洪武路与火瓦巷两街巷与闺奁营“风马牛不相及”,与这条街的历史文化无相联。后来,闺奁营路边,曾竖起“马府街”的路牌。对此许多老南京都说,一条小街,被周边多条大街“瓜分”无道理。的确,闺奁营在我们老人心中难割难舍,年轻人也感到莫名其妙,外地人初来咋到往往搞得摸不着头脑,很难找。于是搬进高楼的“老闺奁营”纷纷要求恢复闺奁营地名。
尊重市民意愿,如今马府街牌拆掉,闺奁营街牌重新挂上墙。这里的闺奁营垃圾站还特地挂上了金色大字一一“闺奁营垃圾中转站”。古街虽然改回闺奁营正名了,但街头挂的 “洪武路”、“火瓦巷” 门牌号仍然存在。不过,这也让“老闺奁营”人很满足,必竟这不仅仅恢复了老地名,更让南京街巷古文化历史得到传承。
闺奁营的传说
闺奁营小街虽小,但流传下来的相传故事却不小,我听得最多的是“美人街”的故事。说的是明朝洪武年间,这条街曾有两个地名,曾被称过“美人街”。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九个嫔妃——卢氏曾居住在这里,说是该女长得特美,而得此地名。据说卢妃进宫时,她家陪嫁的金银细软闺中妆奁,摆满了整整一条街,皇帝派一个营人马前来迎接,场面宏大,颇为壮观,引来南京城无数百姓挤来庆喜。后来军师刘基说“美人街”俗气,还是恢复闺奁营为好。
听我父亲韶过,闺奁营还流传了一个“巧断鸡案”的故事。闺奁营有个米店,老板有钱。一天一个农妇拿了一只老母鸡到闺奁营街头卖,一不小心让鸡跑进老板家的鸡群。农妇进店告之老板:“我的鸡跑到你家鸡群里去。”可老板不认帐,不肯还给她鸡,两人吵起。这时上元县,就是原白下区地域的县令陈漠微服私访路过这里,于是上前问农妇:“哪只鸡是你的?”农妇指着鸡群:“那只黄毛鸡是我的。”县令问米店老板:“你家鸡喂的是什么?”老板支吾:“我开米店当然喂米!”县令又问农妇:“你家鸡喂什么?”农妇说:“我喂麦子。”县令下令手下把这只鸡当场剖开。剖开了那只鸡,里面全是麦子不是米。县令要罚米店老板,老板不服说“真是多管闲事!你算什么?”县令说“本官是上元县令陈漠!”
老百姓看是父母官来了,磕头作揖:“大人,你做做好事,我们这里路不好,下点雨就积深水,百姓们叫苦连天,这个米店老板囤积粮食等时机卖高价,他很有钱,就罚他把路修好吧。”县令一听合意,说:“就罚你把闺奁营这条路修好。”
上元县令巧断鸡案,惩罚米店老板,又做修路好事,闺奁营老百姓拍手叫快。
周家大院与纸盒厂
从我记忆开始起,闺奁营这条小街,古时经营集市的热闹场景已荡然无存,街面上是一般平常的住家老房。小街上的周家大院较显眼,宽畅四进的四合大院,里面也都是住家户。闺奁营街中心北侧,紧靠墙边有个露天无遮挡的男性小便池。那时南京这种“裸露”街头的小便池很多。我见过这样的景观——男士对着墙低头小便,这时一大妈路过这里,拍一下正在方便的男士肩膀,打个招呼说句话。这种场景,若是现代人看见,肯定被认为男女皆不文明行为,但限于当时生活条件,大家都感到很正常。
闺奁营多年来只有一个企业单位,街道办的纸盒厂。提起这个纸盒厂,所用厂房都属周家大院的老房子,就位于迎街第一进的周家大院房。周家大院是一个同族人的大户人家,大院坐北朝南,共有四大进,每进之间有宽敞的大天井(大院)。最后面有开阔的大后院,打开后院门是龙王庙(街名)。我小时记忆中的院子里有小水塘,圆门洞。听我父亲说,这里古代曾是周家后花园。这里后来成为菜园地,还饲养着家禽。周家大院正房屋都是七架大梁的高房子,空间最高度六米多,后来人口多不够住时,有人家分隔成“小二楼”。每进大院东西两侧各有气派的厢房,厢房外侧,还有四米多的宽通道。我父亲说,除了山墙上防火墙,这宽敞通道也是用来防火漫延的,通道另一侧建有厨房、柴房、仓房、水井等。算起来大院内总共有32间大小房间。
听我父亲说,我的祖上是苏州人,明末清初到南京做生意,主要经营人参蜜饯桂元核桃等天然保健品,还经营过酱菜生意。祖辈们辛勤劳动后,改租房为买了属于自己的房,于是就在闺奁营安下家。解放后,周家人为支援国家建,让出紧靠临街的一排房,包括正房厢房柴房,建成了这个集体性质的闺奁营纸盒厂,这是当年老白下区的主要纸盒厂。从解放初到1993年拆迁,纸盒厂在这里生产经营了30余年,直到1993年拆迁。
周昭琦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原载金陵晚报2018年一一
马号一一古代传递官方文书换马中转站
我出生在老白下区闺奁营,老早家门口有条叫“马号”的小巷档与闺奁营接轨,我家拐个弯就进入马号。小时听老人韶叨过,马号是古代传递官方文书或民间信件的投递中转站,与现在的邮政、快递行业近似。但在古代,邮差均以马做为代步工具。1951年我出生在这里,如今马号地名虽然消失了,但我曾亲眼看到这个古代的“邮政业”、“快递业”遗址的近代变迁。
马号的变迁
马号,是个古老的小巷名字,位于内桥东北方向位置。上世纪90年代以前,东西走向的白下路,与南北走向的内桥接轨成“丁”字型马路口,“丁”字路口最北侧有个圆柱体状的交通岗亭。马号的南端出口就在交通岗亭旁。从南端口进入马号后,需往北往东拐,再往北往东拐,经过3处直角转弯后,才是马号北端出口,与闺奁营交汇。马号是一条极其有意思的古老小巷,虽然巳消失掉,却具有南京特殊悠久的人文历史。
提起马号,不少人会与南京中山南路延长线上的原“马巷”混为一谈,因为一般人只了解“马巷的盐水鸭”,记忆是因鸭子而已。我爷爷曾韶过,晚清时,马号这一带地理环境在南京很有名气,那时驿站还存在,这里圈的地盘很大,里面有堆草大仓,有不时添料的马棚,还有客栈。后来随着火车、汽车运输渐渐兴起并逐渐发达,南京邮电业开始兴起。邮电服务不仅包括邮递信件包裹外,还包括电话电报的信息传递,因而以马代步的书信邮递方式渐渐被取消。后来随着南京城里人口增多,马号原来这里的驿站渐渐改建成民居,特别是民国建的居住民房多起来。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在马号见到的民房几乎都是民国时期风格的住房,灰色大瓦灰色砖墙,平房为主二层楼房为辅,上天花下地板,令一般人羡慕。
上世纪50年代,马号两侧还有不少空场子,另有两处小水塘和菜地,私人房舍围墙内有院子,街巷路面10多米宽,石头铺路。上世纪80年代后,众多白下区回宁下放户在此处空场子建简易小披子居住,后来的下放户就沿着路两边搭狭窄的披棚居住。这些人家不少是一些原来踩三轮车、拖板车、打煤基的下放户在此落户,使得马号路面更加变窄,有的地段成为仅有二三米宽的小窄巷了,汽车开不进来。
我家爷爷韶过,他曾与别人合股开酱菜店,在马号也曾建过作坊,后来酱菜作坊转为公司合营。不过在马号,酱菜生产作坊一直存在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透过多处围栏,作坊内可见到一个个大缸,腌制着各种萝卜干、豆瓣酱、糖醋蒜头、辣椒酱、小酱瓜等酱菜制品,路人经过此地,浓香味扑鼻而来,让人流连忘返。
1993年马号原址的民国建筑面临拆迁,包括所有的民房全部要拆掉。如今,在马号原址上, 5座30余层大楼(省农业银行)等大厦“压”在马号身上,原有的马号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但马号昔日的人文景观历史,却难以让我们这一代老南京人忘怀。
古代邮差以马带步
我小时听家们口的老人韶叨,马号驿站已有600多余年历史。明代洪武初年,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为确保大明江山统治,统一建立了全国各地的官方文书传递驿站,马号是全国最大驿站之一。到明代永乐年时,朱棣皇帝迁都北京后,南京虽不再是明皇都城,但马号仍然是华东的重要大驿站,官方文书、民间书信大多都得通过马号驿站,生意经营一直兴隆。明代北京皇帝常需向南方地方官员下圣旨,地方官员需传递禀告信息,地方官方的文书也需向下面传递,大多要经过马号。为了确保传递文书速度,古代传递的交通工具主要为马匹,各地都需设驿站。驿站需备足马匹,特别是经过马号驿站的圣旨都要备案记录,责任明确到位,以便出问题追查,万无一失,否则就可能掉脑袋。要想传递速度快,古有“马日行千里”说法,虽有夸张,但24小时日行三、五百里还是能达到的。但是马不可能整天不休息,一气最多跑三、五十里就得休息补给养,需及时更换马匹。换下的马匹需休息后,再等下次用。所以一路上的驿站,一年四季需备足够粮草,确保人马吃饱喝足休息好。一般情况下,驿站歇马不歇人,或歇马又歇人,但努力做到为赶路“不许歇文书”。南京内桥附近的驿站,必需备有好马快马,所以这里的地名便有“马号”之称了。
我家爷爷出生19世纪末的晚清,他曾韶叨过:苏州老家的来信也是同过驿站送来的,那时送信的邮差还停留在“以马代步”的水平。他小时候还见到过马号保留的驿站,那块地方有水塘,四周用竹子搭围栏,虽能看清楚里面,但不许闲人进去,那水塘给驿站专用,不许外人进去洗衣洗菜刷马桶,确保水源清洁,供人与马饮用。
马号人力三轮客车“名片”传四方
1979年。南京下放户回宁。沒有房子住,许多老白下区下放户回宁,就地睡在洪武路旁的露天下,他们准备建简易棚房居住。没拓宽之前的洪武路原本就狭窄。如果在两侧盖棚房,将导致交通更加拥堵。于是当地街道居委会,说服下放户们到附近的小街小巷里去搭棚。于是马号就成了一些下放户搭棚房的选择地。
马号的下放户,在下放前多数以拖板车、做小生意、打煤基的劳动者为主,他们回城后无奈在原地建棚子居住。下放户们下放前的房子巳被他人居住,回城无居很值得同情,所以下放户在路边搭棚也沒有人反对。回城后,马号原本不少下放户干起了老本行一一拖板车、踩三轮货车、踩人力三轮客车。
黄包车、人力三轮客车,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被禁止,认为坐客车的人为资产阶级,是他们剥削压迫劳动人民的一套生活方式。此时,马号的下放户为了挣钱糊口饭吃,也烦不了,最先在南京恢复了自己的老本行,踩起人力三轮客车。他们在城中、城南张贴小广告,或发简易名片拉生意。
那时南京没有出租车,平时遇家里有孕妇临产,老弱者生急病,一般平民人家只能借用拖板车人家的板车,有条件人家借用单位的三轮货车,将病人、孕妇送往医院。马号的三轮人力客车的出现,一时间在城中、城南出了大名,生意好得一踏。那时人们私人家没得电话,于是马号的公用传呼电话也忙起来,就连夜里也常有电话来请人力三轮客车。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巳居住在城南,在我临产时,就是通过明信片上的马号传呼电话,请来一辆人力三轮客车的。家人虽然用的是传呼电话打传呼电话,但人力三轮客车的车主速度来得蛮快的。车主说,他放下手中其他生意,优先考虑为产妇服务。这样的精神让我难忘,当年马不停蹄的驿站,一时间变成了随叫随到的“人力客运站”。
周昭琦